中华大地0168
《四川:“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的“四代变迁”。》
前言:
真不知道为啥“鄂湘赣皖桂”的朋友喜欢把“襄阳、岳阳、赣州、芜湖、桂林”拿来和“绵阳”比。
“四川”从“1271年建立行省制度”至“2025年的今天”(754年建省史)确实“没有固定的四川省第二大城市”。
一、为什么“成都”要比省内发达?(总而言之,千年造就)
1、文化底蕴的沉淀。
成都:“大约建成于公元前五世纪中叶”早于“四川1271年建省”。九朝古都。
四川:1271年建省之前是由“成都、益州路、梓州路、夔州路、利州路”合并建省(是中国首个省级行政区)。
备注:这里单独把“成都”单出,是因为当时“成都”是“朝廷直管、代管益州路”(按今天的说法,相当于“直辖市”)。
同理“南京、北京、沈阳、西安、洛阳”等“古都历史名城”均比“省的历史更悠久”。所以这也是“省会选址的首要原因”。
2、完善的产业结构。
不说现代,为什么“成都”能在“封建时期”有“26次”成为“中国前十大城市”?当然也是因为完善的产业(按照今天GDP的说法)。
第一产业:农业、渔业、牧业。
第二产业:煤矿、铁器、陶艺。
第三产业:蜀锦、丝绸、餐饮。
3、便利的交通。
“水运、陆运”是“古成都最重要的交通形式”。
水运:“新津岷江港”是“西部第一大港口(还是没有三峡大坝现代钢筋混凝土的自然航运)”直通“宜宾、扬州”。
陆运:“金牛、松茂、成渝、川滇”是“成都古代的高速公路”,直通“首都西安、昆明、拉萨”等地。
二、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的“四代变迁”。
1、潼川府。
在任期间:1271年-1368年。
概况。
而“潼川府的主城区(古代叫府郭县)”也就是今天的“绵阳市三台县”,这是“1271年四川建省以来,四川首个第二大城市”。
“潼川府”之所以发达一是拥有“完善的交通(水运有船、陆运有古道)”。
2、四川省巴县。
在任期间:1368年(明初)-1929年(民国)。
概况:
“四川省巴县” 别称“四川省重庆府(重庆市)” 当然也有“拥卫蜀东” 的美誉,之所以能发展起来也是因为“水运的兴起”。
3、四川省重庆市。
在任期间:1929年-1997年。
概况:
1929年,由刘湘(成都大邑人)撤销“四川省巴县、江北县”而设立的“重庆地级市”而来,所以“重庆”的车牌为“川B”,身份证号也是“5102开头”。“1939年、1950年、1997年”三次“农直”,那些都是后来的事。因此,“重庆地级市”从“1929年设立地级市”到“2025年今天的农直市”仅才“96年建城史”。
之所以“重庆能发展起来”,一是抗战三线时期搬迁了全国许多工厂、二是计划单列市从来没给四川交过一分钱,甚至压榨其他市州三级财政来发展。
4、绵阳市。
在任期间:1997年-2025年(今)。
概况。
1985年由“绵阳地区”改“绵阳市”而来,此前“绵阳”本来是“四川省第七个建立的省辖市”,所以以前的车牌也是“川G”,身份证号也是“5107”开头使用至今。1997年“重庆农直”以后,“绵阳”才替代了“原重庆”的位置,因而才有“川B”。
因此“绵阳”仅仅拥有“40年建市史”和“28年川B史”,这时间确实太短了,因此不像“苏州、洛阳、襄阳”有“历史底蕴的千年老二”。
三、总结。
“绵阳”没有“江苏十三太保一样二级财政收入可以不用缴税的政策”,还没有“洛阳、襄阳等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更没有“遵义、赣州等大面积管辖几十个区县”。尽管“绵阳”的“起步”十分短暂,但是“绵阳”需要有“时间”来证明,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绵阳一定会更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