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寄情艾香浓 非遗传承聚邻心——洪城巷社区

赣州 更新于:2025-04-01 12:47
  • 用户韦发东



    清明将至,艾草飘香。


    3月31日下午,赣州市洪城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人声鼎沸,一场以"水西年顺艾米果进社区"为主题的民俗体验活动在此展开。赣州市公益志愿者协会、施美尔口腔集团(文清路旗舰店)、赣州蓉龙园与洪城巷社区共同策划的这场“飘香艾米果,情系清明节”的春日之约,让传统非遗技艺与社区治理创新碰撞出温暖火花。


    作为赣南清明食俗的代表,艾米果承载着客家人慎终追远的特殊情感。

    活动现场,赣州市年顺食品厂提供40斤碧绿艾团与数十斤客家腊肉馅料整齐码放。


    75岁的张阿姨穿梭在操作台间,手把手教授年轻居民揉面技巧:"要边揉边感受艾草纤维,这样成品才有嚼劲。"居民们巧手翻飞,将腊肉笋丁包入艾团,月牙状的艾米果渐次成型,蒸腾的热气中氤氲着跨越时空的思念。


    活动特别设置了非遗文化展演环节,蓉龙园志愿者通过图文展板与实物展示,系统介绍客家清明习俗的文化内涵。在"共制共享"的理念下,近500个新鲜出炉的艾米果中,部分被装进特制食盒送往社区孤寡老人家中。76岁的空巢老人李阿姨接过热气氤氲的艾米果时,眼眶湿润:"闻到艾草香,就像回到小时候老家的祠堂......"


    这场传统文化盛宴背后,涌动着多方协作的创新力量。施美尔口腔志愿者团队提前到场布置场地。"我们和爷爷奶奶一起做搅浆的艾米果,突然觉得传统就是这样活起来的。"陈彦霖擦拭着沾满艾草汁的双手感慨道。


    社区书记何敬英表示,"企业供资源+志愿添助力+居民共参与"的模式,既让非遗技艺焕发新生,又织密了社区情感网络,未来将持续打造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交融的实践场景。


    春阳煦暖,艾香悠长。当非遗传承遇见社区治理创新,绵延千年的文化记忆在共享中焕发新生。这些青翠的团子里,包裹的不仅是春天的馈赠,更盛满了城市社区的脉脉温情。这场带着艾草清香的春日之约,正为赣南大地上的清明文化传承写下生动注脚。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