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73岁老妇赣园泪祭前夫,儿子搀扶见证深情追忆

赣州 更新于:2025-05-16 02:38
  • 铁枪拖油瓶
    1986年,一位73岁老妇在儿子的搀扶下走进赣州烈士陵园,在前夫墓前泣不成声。突然,儿子看着旁边的墓碑念道:“红军烈士刘法玉永垂不朽!”听到这话,老人喃喃自语:“组织一直没有忘记我!”


    那时候的1986年,中国刚开始搞改革开放,社会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对于那些为革命拼了一辈子的老人们来说,过去的那些事儿,他们还都清清楚楚地记着呢。赣州烈士陵园,这个让人敬畏的地方,埋着好多好多为革命牺牲的英雄,他们的精神也一直激励着后人。那个早上,太阳从云缝里漏下来,照在赣州烈士陵园的草地上,风儿轻轻吹过,好像在讲以前的事情。73岁的王桂兰老奶奶,一头白发随风微微飘动,脸上的皱纹记录了她一辈子的辛苦和经历。她扶着儿子的手,走得很慢很吃力,每一步都像是在回到过去。

    “妈,您别急,我扶着您呢。”儿子温柔地说,满是担心。王桂兰的眼神特别坚定,好像能穿透时间,看到过去那个充满激情的青春岁月。她朝着一块庄严的墓碑走去,上面刻着她已故的前夫赖兴发的名字。这个地方,不仅仅是个墓地,还是她满满回忆的地方。

    王桂兰站在墓碑前,用手轻轻摸了摸冰凉的石头,眼里有着说不出的情绪。过去的点点滴滴像潮水一样涌上心头,她怀念过去的时光,也深深想念着已经离开的亲人。眼泪不知不觉地掉了下来,她轻声说着:“亲爱的,我又来看你啦。”

    就在这时,儿子看到旁边还有一块墓碑,好奇地走过去读起来:“红军烈士刘法玉永垂不朽!”这个名字对儿子来说可能只是历史书上的几个字,但对王桂兰来说,却像是心里被重重一击。王桂兰一回头,眼里先是闪过一丝惊讶,接着就深深地被感动了。她身子一晃,双手捂住了嘴,眼睛瞪得圆圆的,好像不敢相信。“原来组织还记得我呀!”她小声说着,声音里满是感谢。这一瞬间,好像好多年的安静都被打破了,她的以前和现在混在一起,心里头又是难过又是高兴。

    儿子瞅瞅她,有点迷糊地问:“妈,您认识刘法玉这位烈士吗?”

    王桂兰深吸了一口气,眼睛里亮了起来,慢慢地说:“她……就是我,我以前的样子。”很久以前,在那个革命风起云涌的年代,刘法玉是个年轻又勇敢的红军姑娘,她和老公赖兴发一起打仗,两个人互相依靠,心里都装着对革命的热爱和执着。他们一起经历了好多风风雨雨,从战场上拼杀,到胜利时的欢笑,再到失败时的难过,一步步走过了他们的革命路。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