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5届毕业生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申请攻略

赣州 更新于:2025-01-10 17:00
  • 香远益清36

    江西省2025届毕业生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申请攻略如下:
    ### 电脑端操作流程:
    1. "登录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 - 访问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方网站(http://rsj.jx.gov.cn/)。 - 点击右上角的“登录”按钮,使用您的账号和密码登录。
    2. "进入“就业创业”板块" - 在首页找到“就业创业”板块,点击进入。
    3. "选择“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 在“就业创业”板块中,找到“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的相关入口,点击进入。
    4. "填写申请信息" - 根据提示填写个人信息、学校信息、就业意向等相关信息。 - 注意:确保填写的信息准确无误。
    5. "上传相关材料" - 按照要求上传身份证、毕业证书、就业协议书等相关材料。
    6. "提交申请" - 审核所有信息无误后,提交申请。
    7. "等待审核" - 提交申请后,耐心等待相关部门的审核。
    8. "查询审核结果" - 通过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或相关通知查询审核结果。
    ### 移动端操作流程:
    1. "下载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APP" - 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并下载“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APP。
    2. "注册/登录" - 打开APP,根据提示注册新用户或登录已有

    举报
  • 快乐的明月6P

      补贴标准:补贴标准为1000元/人

      申请时间:2024年9月20日至2024年10月31日

      申请入口:“江西人社网上办事大厅”

      申报时,毕业生个人申请系统校验学校初审学校公示、集中申报人社部门复核发放补贴资金。申请人务必在提交申请前确认本人社保卡银行账户已激活并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个人申请渠道及流程

      1.电脑端:

      进入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方网站“江西人社网上办事大厅”(https://zwfw.rst.jiangxi.gov.cn/jxrsdt/index.html)个人办事就业创业全部高校(中职、技校)毕业生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申领网上办理。

      2.移动端

      A.搜索微信小程序“江西就业之家”高校毕业生高校(中职、技校)毕业生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申领点击进入。

      B.进入赣服通APP部门专区“人社专区”我要补贴高校(中职、技校)毕业生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申领。

      C.关注微信公众号“江西人社”微服务我要办事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高校(中职、技校)毕业生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申领。

      3.确因不便网上申请的,可向所属院校就业部门线下申报。

      毕业生签署申请承诺并按照提示要求,如实、完整、准确填写申请信息,点击“提交申请”完成网上申报。通过系统校验申请资格有效的,毕业生无需提供佐证材料;未能通过系统校验的,须按照系统提示上传相关佐证材料。如上传材料不清、不全,导致学校、人社部门无法有效核实的,毕业生应在审核期间按照系统反馈的审核意见及时重新上传佐证材料,逾期不予受理。逾期未申请或规定期限内相关佐证材料无法审核通过的,视为自愿放弃申请。

      补充内容申请佐证材料

      未通过系统大数据校验比对的,毕业生需按照系统提示上传以下申请佐证材料:

      1.学籍证明材料。学生证个人信息页面、校园卡个人信息面或学信网学籍页截图(截图应包含个人完整信息),提供一种即可。

      2.困难资质证明材料(根据申领困难类别提供相关材料)

      (1)低保家庭毕业生(需提供以下材料之一):

      ①《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以及低保金发放凭证;

      ②县级及以上民政部门出具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证明。

      (2)残疾毕业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残疾军人证》。

      (3)在校期间已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需提供以下材料之一):

      ①本学历层次就读期间的贷款合同或提供个人征信报告;

      ②学校资助部门盖章出具的助学贷款证明或从国家助学贷款相关网站截图打印的贷款信息页面(须学校审核部门核实盖章)。

      (4)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毕业生:户籍地县级及以上农业农村部门确认其脱贫人口或防止返贫监测对象身份的证明材料。

      (5)困难残疾人家庭毕业生(需提供①、②项材料):

      ①申请人家庭成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②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待遇证明或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认定证明。

      (6)特困人员毕业生:《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或县级及以上民政部门出具享受特困人员求助供养待遇的相关证明。

      
    举报
  • 贡嗄7556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