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GDP力压九江,却非江西第二城?揭秘九江人均收入领先背后的真相!

赣州 更新于:2025-07-10 03:29
  • 用户7064038703590
    “赣州GDP碾压九江,凭啥不是第二城?”

    “九江人均收入比赣州高50%,才是真·江西二哥!”

    先看赣州

    赣州离子型稀土储量占全国80%,全球60%,全世界任何地方的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其中的稀土永磁材料都可能来自这里。但稀土产业占赣州工业产值40%,但长期集中于上游,深加工技术受制于外企。

    啥概念?把金沙论斤卖给别人,人家加工成黄金首饰卖出3倍价格。做稀土磁材的公司,用赣州的稀土加工成高端产品,差价能翻10倍。

    再看九江

    长江江西段152公里全在九江,九江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占了全省76%,去年光铁矿石就运了1.5亿吨,相当于300万辆卡车的量。

    可惜的是,九江年吞吐矿石70%未经加工直输内地,本地深加工率低。九江港集装箱化率仅为武汉的1/2,高附加值货柜占比不足。

    更扎心的是“人气”。

    赣州去年常住人口减少2.86万,相当于一个中等乡镇的人说走就走了——这些人里,不少是懂稀土冶炼的技术工人,跑到广东韶关的稀土企业拿双倍工资;九江大学生留存率全省最低,60%流向长三角/珠三角,本地产业园面临“技工荒”。

    当省会南昌的虹吸效应已成定局(2024年南昌GDP占全省35%,还在逐年提高),两座城市与其争“第二城”的虚名,不如各自找到“非对称优势”。赣州的稀土,不能只盯着“挖”,要盯着“用”。比如联合深圳的企业,把稀土加工成电机零件,哪怕只赚10%的利润,也比卖初级原料强10倍。

    九江的港口,不能只想着“运”,要想着“造”。长三角缺什么?缺大宗商品的仓储基地、缺新能源的原材料加工。九江以“仓储+加工+数字化”三核驱动,从物流通道升级为产业支点,最终建成长江经济带“储运造”一体化枢纽,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纵深。

    说到底,江西第二城之争,不该是“谁的GDP更高”“谁的人口更多”,而该是“谁先打破资源依赖”“谁先找到新赛道”,成为拉动本市、本市经济,甚至可以能在全国叫得响的“经济引擎”。
    这才算是真正的江西第二城。
    #热榜##赣州##九江##经济#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